智库谏言
-
英国是一个“智库强国”。英国智库在塑造本国、欧洲乃至全球民意走向和政策进程等方面,发挥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由于能够很好地利用所在国家的现实影响、历史遗产和语言、教育与文化资源,英国智库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令人印象深刻。
-
智库是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促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必须遵循智库发展规律,借鉴国外智库建设的有益经验,加强智库建设的顶层设计,分类推进各类智库有序发展。
-
现代智库,作为重要的智慧生产机构,是一个国家思想创新的泉源,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标志。随着智库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事务的处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发展程度正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为此,建设高水平、国际化的智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趋势。
-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既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实际需要,又是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实际需要,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我国掀起智库建设热潮。然而,要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世界知名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必须着力破解当前面临的三大难题。
-
对于“智库(Think Tank)”一词,人们并不陌生,尤其是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性后,智库更是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热词”。但是对于“行库(Do Tank)”,人们则不是那么熟悉了,甚至从未听说过这个词的人也不在少数。但在欧美和日本等地,“行库”的概念则非常流行。在许多传统意义智库的网页上,都可以看到关于“行库”概念的介绍和探讨,还有的则干脆将智库(Think Tank)和“行库(Do Tank)”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词“Think-Do Tank”,可谓“知行合一”。
-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蓬勃发展。高等学校具有的人才资源集中、学科门类齐集、基础研究力量雄厚、国际学术交流广泛等天然优势正契合智库功能得以进一步发挥。目前,以2011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社科专题数据库和实验室、软科学研究基地等为代表的高校智库建设,在战略研究、资政启民、人才培养、舆论引导、人文交流机制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
智库,是助推国家与民族发展的“智囊团”。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保持生生不息的思想活力和大道行思的智慧谋略,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都对我国的智库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今天,我国智库不仅要苦练内功、自我提升,还应该放眼世界,建立与国际一流智库合作、交流与博弈的体制机制,真正让中国智库在世界上发出声音,引起关注。
-
目前的智库建设运动并不能提升政策研究的质量, 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这更多的是一种政治策略。 “智库”在当下的政治生活与公共政策讨论中,往往和两个既定的观念捆绑在一起。首先, 智库作为政策研究和理念的重要来源,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再则,智库往往代表了相对中立的知识和判断,独立于政府官僚体系和政治派系之间的利害之争。这些有关智库的形象和既定看法,很大程度肇始于美国的实践。然而,在经历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大规模发展之后,美国的智库还符合这些想象吗?智库作为美国政策网络的重要一环,是在怎样的政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又出现了哪些内在的矛盾?
-
记者: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要促进社科院和党校行政学院智库创新发展。党校(行政学院)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形成与高校、社科院、党政部门直属的研究机构相比的独特优势,您认为这种独特优势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
-
党校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目前党校智库建设的影响力、咨政研究成果被采用率还有待提升。党校智库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