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动态
-
近些年来,中国智库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智库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能力与公共政策质量,也是提高中国国家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在当前中国各类智库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一批媒体型智库的涌现尤为夺目。
-
《中华智库影响力报告(2015)》是国内首个将大数据理念引入智库影响力评价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信息抓取技术、问卷调查得到的主客观数据,从决策影响力、专业影响力、舆论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五个角度,对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276家智库进行了综合评价、分项评价和分类评价,提炼出我国智库及其影响力的五大特征。
-
党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肩负着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的思想库职能。党校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党校姓党这一重要原则毫不动摇。
-
提升智库政策研究成果质量,必须做好智库管理。首先需要董事会高度负责、严格有效。董事会成员可能来自不同背景,了解智库正在进行的研究是否正确是其职责。他们要制定正确的智库管理规程,并对主要项目进行评估、验收。董事会成员的任期为3到5年,董事会要对每个董事进行绩效评定,所以董事会成员对项目的评估非常认真,致力于作出正确判断。
-
为更好地服务国家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推进长江上中下游不同类型、不同地区智库联合攻关,近日,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与重庆智库举行合作研究签约仪式,协同共建国内首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智库平台,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路径。
-
“作为全国第一家以智库冠名的社团法人,以决策显微镜、战略风向标为理念的重庆智库,发挥体制和机制优势,紧扣战略规划和决策咨询的主轴,着力公共政策研究,已构建地位清晰、特色鲜明、支撑有力的重庆智库体系,在全国已显示独特的比较优势。”重庆智库理事长王佳宁研究员日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说。 2015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并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必须切实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充分发挥智库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
增强智库在全球事务中的作用 6月27日,《第四届全球智库峰会共同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在京发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介绍了《宣言》的主要内容。 《宣言》认为,本届峰会围绕8个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分析了近年来全球经济状况和其后的发展趋势,对2015年后全球发展议程的内容提出建议。与会者一致认为,本届峰会深化了认识,扩大了共识,取得了积极成果。
-
由中国知名智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第三届全球智库峰会”近日在北京开幕,本届主题为“全球可持续发展:2015年后新路径”。
-
中国首家综合战略性东海问题研究智库机构——宁波工程学院中国东海研究院13日在浙江宁波成立。
-
由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国家智库报告”系列新书发布会5日在京举行。会议发布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最新研创的《中国海外投资国家风险评级报告(2015)》和《中国对外投资季度报告(2015年第1季度)》。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5月26日启动11个新型专业化智库建设以来,以“国家智库报告”形式发布的首批成果,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有效研判并防御海外投资风险具有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