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智库不仅被认为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看作是我国推进协商民主的重要途径。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智库在现代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的确,从历史经验来看,凡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进展比较好的,智库都比较发达。
-
科教兴川产学研创新联盟是以产业企业发展需求和联盟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突破共性技术瓶颈、研发重要产品、整体提升企业、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型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
2016年是中国经济形势格外复杂的一年,越是这种时候,人们对政策咨询工作的需求就越迫切,这既给各类智库的政策咨询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更好的展示机会。如何才能做好今年的政策咨询研究工作?在2月26日于上海结束的2016年全国政策咨询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智囊、正在进行高端新型智库试点工作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多位专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
过去一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紧紧围绕中央工作大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牢牢把握为中央决策服务的根本方向,勇于担当,开拓进取,努力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着力提高决策咨询服务能力,积极探索新型智库发展道路,不断增强政策研究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决策咨询价值,不断提升政策评估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专业化水平,不断增强政策解读的准确性、引导性和社会影响力,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政策价值和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推动形成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新政策、新举措,为中央决策服务取得了新成绩,为提升国家软实力作出了新贡献。
-
在社会智库如过江之鲫,草台班子层出不穷,哗众取宠的炒作不绝于耳的情况下,如何衡量中国社会智库的质量,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尤其是有关机构所必须重视的问题。在这个评价的过程当中,智库人员的质量与多元化程度、国际化程度与国际影响力以及在全球高端人才中的人脉,应该是最重要的三个要素。
-
完全行政化的智库发展是路子之一,可能需要多方面的探索。坚持以党和国家重要智库为主的同时,要鼓励各类专业人才、鼓励社会来支持智库。比如说在制度上,国外有财团法人,能不能形成一些好的制度安排,给各类智库建设形成一个好的氛围。
-
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发挥思想库作用”,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再到2015年《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出台、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智库建设已在我国各个领域、各个行业蓬勃兴起。
-
201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鼓励智库运用大众媒体等多种手段,传播主流思想价值,集聚社会正能量。2016年1月8日,首届“智库发展与舆论传播”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媒体界、学术界、智库界近二十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如何构建智库发展与舆论传播的良性机制。
-
12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国内外专家座谈会。这是国务院首次邀请国内外专家一起对五年规划编制出谋划策。 12月10日—12日,“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峰会、第二届金砖国家经济智库论坛在京举办。会议由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金砖国家经济智库、中国银行联合主办。 12月14日,二十国集团智库峰会(Thinktank 20,简称T20)启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12月26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2015—2016中国经济年会”在京召开。
-
要实现“智库强国”梦,最根本的是提升中国智库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决定影响力的最核心要素是智库产品。因此,对智库而言,一切努力都应围绕提升资政建言能力,贡献前瞻性、战略性、指导性的咨询报告、调研报告、对策建议等产品而展开。为达此目标,为国奉献的价值追求、服务发展的研究指向、自身治理的体制改革、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国际发声的平台搭建……都需要以改革勇气勉力为之,不断谋求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