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西部智库网站! 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库 >
袁继超

袁继超,男,最高学历:博士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通讯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个人简历

  袁继超,男,汉族,重庆江津人,1963年2月生,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省玉米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地区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就读于原四川农学院农学系(现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获农学学士;1988年9月-1992年6月在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获农学硕士;2000年9月至2006年6月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获农学博士。1984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一直从事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92年12月任讲师,1995年12月破格晋升副教授,2002年1月晋升教授。

  主要从事玉米生理生态与轻简栽培技术、马铃薯良种繁育与高效栽培技术及西南丘陵旱地立体多熟高效种植制度研究。先后主持和主研国家和部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1项,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主研育成玉米杂交种10个、自交系7个,研制地方标准2项;在《MOLECUL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AOLOGICAL MACROMOLECULES》、《作物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专著6部、教材4部;培养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50余名。


研究主要成果

  马铃薯多熟高效种植模式及其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

  优质、多抗、超高产玉米杂交种川单15号的选取育及应用;

  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的调控机理与应用;

  玉米系列化控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杂交中稻培育再生稻施用赤霉素两季增产技术及机理研究;

  玉米超常早播及吨粮双千种植模式;

  攀西地区增粮增收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川中丘区主要农作物持续增产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


精通的专业和设备 

  玉米和马铃薯生理生态与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玉米播种与收获机具及其使用技术;

  玉米、马铃薯新型专用配方肥及其施用技术;

  玉米、水稻、小麦等作物的壮苗、降高防倒化控技术(壮苗拌种或包衣剂等)


在研项目 

  四川盆地玉米小麦节水节肥节药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技项目)

  四川玉米单季稻大面积均衡增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玉米机播机收技术研究与示范(四川省玉米创新团队岗位专家项目)

  优质专用马铃薯新品种调优高产抗逆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四川省十二五育种攻关项目)


未来研究方向 

  玉米、马铃薯高产高效新型耕作制度研究;

  玉米生理生态与栽培技术研究,重点是机播机收与节肥节水技术研究;

  马铃薯良种繁育与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待转化的专利或成果

  待注:待转化专利或成果需简述该专利或成果的基本情况、应用领域及优势。


联系专家

专家库

版权所有 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蜀ICP备15031864号-1

电话: 028-86522226 86522335 028-86523009

传真:028-86522226

电子邮箱:kjxc86522226@163.com

技术支持:明腾-西部商务网